去年以來街頭詐騙案件發(fā)案呈高發(fā)勢頭。1到8月份,僅通州公安分局就抓獲詐騙犯罪嫌疑人59名,破獲詐騙案件173起。
從警方接報和破獲的詐騙案件分析,騙子的犯罪手段雖然多種多樣,但歸納起來主要有10余種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詐騙案件侵害的目標大多數(shù)都是女性,其中以中老年婦女為主。犯罪分子往往看準婦女警惕性不高、害怕家人受災(zāi)、迷信、愛貪便宜的弱點,把侵害目標集中鎖定到了她們身上。從選擇的作案時間和地點看,犯罪分子多選擇在白天人員集中而又相對僻靜的地方,如繁華地段的街口、路口、居民小區(qū)、農(nóng)村集貿(mào)市場、醫(yī)院門前等;從作案形式上看,多為結(jié)伙流竄作案,而且團伙成員中至少有1名女性,因為有女性參與,不易引起被害人懷疑和警覺,易于得手。
通州警方分析指出,由于被騙群眾大多有發(fā)財心切、愛貪便宜、迷信等心理,再加上犯罪分子花言巧語,極易使被害人上當受騙,所以群眾要預(yù)防被騙,首先就是不要貪圖便宜,不要輕易信任陌生人,其次是要相信科學(xué)不搞封建迷信活動,再者就是對金元寶、金塊、金龜、金佛、郵票、古玩字畫、金表、紀念幣、有價證券等要親自拿到權(quán)威部門鑒定真?zhèn)危龣?quán)威部門出具鑒定書后方可購買。另外,當遇到此類事情時,一定要和家人、親屬商量,不要自作主張。
街頭10種騙術(shù)
一是利用封建迷信,假裝成“神醫(yī)”“大仙”“活佛”會看病為手段騙取錢財;
二是以“調(diào)包”的手段騙取錢財。犯罪分子2—3人,往往選擇剛從銀行取錢出來的人員為目標,先將裝有假幣的信封扔到路邊,甲與被害人同行,當發(fā)現(xiàn)信封后就將信封拾起,說里面有錢問被害人是否丟了錢,這時又過來乙問他們是否撿到了錢,甲就稱沒有撿到,待乙走后甲就說要與被害人對半分,騙取錢財;
三是以賣假金塊、假金元寶、假金龜、假金佛、假金手表、假郵票、假古玩字畫的手段騙取錢財;
四是用秘魯幣、巴西幣冒充歐元、英鎊與被害人兌換人民幣的手段騙取錢財;
五是冒充熟人或政府機關(guān)工作人員詐騙錢財;
六是短信詐騙;
七是中大獎詐騙;
八是以推銷假名貴中藥材(假牛黃、假熊膽等)或貨物(布、洗衣粉等)為手段騙取錢財;
九是以推銷貨物有提成,要求被害人先交押金的手段騙取錢財;
十是以合伙做生意掙“大錢”為誘餌騙取錢財。
此外,還有利用“虛假廣告”、“汽車退稅”、“倒票”、“換零錢”、“換錢抽張”、“假和尚假尼姑消災(zāi)”等手段進行詐騙的。